第39章 人情汹汹

清风川溪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恋上你看书网 www.630book.io,最快更新明朝最真实科举最新章节!

    等顾亮送顾明回转,顾顺哲不由得长叹一声,“你大兄也曾进学习文,习经史读典籍,哪知竟是这般愚鲁,不知人物”。

    顾亮轻笑一声,“父亲这是过于严苛,大兄性质淳朴,侠肝义胆,只是对县府人事略有不知罢了”。

    “做典吏勤于案牍,做册书包税,任事黾勉,不辞劳苦,莫说县中豪绅子弟,便是儿也远不如,父亲着相了”。

    顾顺哲捋须的手微顿,继而面露笑意,伸手指了指顾亮,“你啊你......”。

    略顿片刻,又道,“你大兄长于力,善于行,你则长于思,善于计,为父望你兄弟二人两体同心,相辅而行”。

    顾亮忙是起身作揖称是。

    顾顺哲笑着让顾亮坐下,“快坐,如今房内不过是你我父子二人,哪有那么多礼仪讲究,”等顾亮落座,问道,“你今岁过式,过两年可要考举?”

    顾亮思索片刻道,“儿自是知自己的本事,今次去济南府院试实已有些难为,若非贵人相助怕是不中,想来再是进学,儿觉得有力不逮”。

    说完站起身,深揖道,“儿习文经年,累的父亲操心,府试寻人,院试也寻人,儿想着便不读了”。

    顾顺哲没说话,端着茶盏沉思一刻,徐徐说道,“儿女原是债,操心二字休要再提。为父的日后还不都是你们二人的,快坐吧”。

    等顾亮落座,顾顺哲继续道,“若真是为难不考也罢,那过了中秋便辞了周夫子?”

    见顾亮点头,“那你日后想着做些什么?”

    顾亮应该早就考虑过此事,笑着回道,“儿想着先游学济南府,若是无事也去京城看看”。

    顾顺哲笑着点头,“好,你有这想法便是好的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今岁府、院试王老爷几人帮忙,虽说年前送了节礼,你这中了,谢礼也少不得”。

    顾亮点头,“儿也作此想,儿觉得好求人,求好人,示弱、示哀于人,方显贵人尊崇恩重,事后重礼相酬,也就不显得突兀”。

    顾顺哲轻拍了几下手掌,笑道,“我儿如今大有增益,俗语说世事练达即学问,这便是世间最大的文章”。

    顾亮有些赫然,低头片刻又是说道,“今岁院试,府学的李夫子倒是曾说可去京城求个监生名额”。

    “哦”,听得此话,顾顺哲站起身,踱行几步,“例监还是恩监?”

    “例监,说是纳马”。

    顾顺哲点点头,“如今朝廷马政不畅,前几日翻看辽东都司塘报已是缺马严重,想来今岁纳捐都不许用粮了”。

    “纳几匹?”

    “八十匹”,顾亮声音低沉,带了丝不好意思,“数量太多,儿便想着去京城碰碰运气”。

    “你啊......”顾顺哲坐回方椅,“你以为真的纳如此多的马?”

    见顾亮有些呆愣,随即脸色泛红,知道已是想出其中关窍,便笑道,“说来听听”。

    “想来是李夫子有至亲入监,不过应该是差些银两”,顾亮又想了一会,“虽然辽东缺马,可北虏有马,自有商贾贩卖,如今一匹高不过七两银钱,这五百余两怕是有部分被李夫子截下”,说完忍不住气不忿儿,“这老货果真是持着带血的刀”。

    “哈哈......”顾顺哲轻笑几声,“刚说你灵透,你这居然也是犯了愚,痴儿。”

    “有道是,得者,先与人后于己也,天道之数,人心之变,有余而骄,有余方惠”。

    “咱家与那夫子既非至交又非亲戚,他凭何帮你?再有,京城人有百万之巨,咱家又无熟识之人,何人可助你?”顾顺哲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顾亮忙是起身肃立。

    “欲取先与之,这般浅显的道理也是忘了?”顾顺哲声音略重,“钱财无非身外之物,区区五百余两,你给他六百两就是,有余方有惠,料来是知道咱与孙老爷的关系,既卖了人情又得了利益,一举两得”。

    “父亲......”顾亮红着眼眶低喊一声。

    顾顺哲摆摆手,“你且记住,有失方有得,有权方有势,权势皆得则财运自来”。

    “入监学不过三载,到时候求贵人相助一番,二老爷也是做的,你若是为官,后世子孙求个舍人癝生岂不是易如反掌?”

    顾亮连连称是。

    说罢此事,顾亮心情舒畅,父子闲谈片刻,顾亮顺口提到一事,“父亲,今日在常平仓见到黎先生二孙”。

    “哦”顾顺哲想起夏立言,眉头微皱道,“他在干什么?”

    “应是帮着解粮”,顾亮顺嘴提这么一句,本来也没当一回事,见父亲皱眉,问道,“和咱家起了龌龊?”

    顾顺哲摆摆手,“本是亲家,他家又在乡里,起什么龌龊,料来是赚些家用,等告你大兄一声”,略作沉思,“你可记得他家那呆傻的孩童?”

    顾亮知道告诉顾明一声是为了照顾亲戚,可突然说起那孩童又是何意?

    凝思许久,才不确定道,“那有些痴肥,只会喊娘的孩童?”见顾顺哲点头,有些不解,“怎么?那孩子死了?”

    顾顺哲瞅了他一眼,“竟是胡说,端午节的时候马太爷还褒赞一番,言说知大义”。

    “嗯?”顾亮惊讶道,“那孩童莫不是被人夺舍了不成?”

    “竟是瞎说”顾顺哲哭笑不得道,“枉你日夜诵读圣贤之书,如此荒谬之语居然出自你口”。

    顾亮笑着作揖道歉,口称玩笑之语。

    顾顺哲不以为意,将那日秦清解书一事细细说给顾亮听,“按理说,七岁孩童诵读小四书者多亦,可为父当时在旁,观他虽似是战栗吞吐,实则成竹在胸,解起来亦是信手拈来”。

    顾亮听罢,琢磨片刻,斟酌道,“父亲的意思是,儿过几日去探访姻亲?”

    顾顺哲笑着点头。

    有道是:善无大小,有为当赏,炭无黑白,添之为恩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明朝监生:有举监(岁监生,县府学考试后举荐)、例监、恩监(荫监)、夷监(外国学生)、贡监(乡试副榜生)

    例监:就是捐粮或钱或马获得国子监名额,多是在明中期,附学生兴起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