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wxiaoshuo.org

赵不言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恋上你看书网 www.630book.io,最快更新骥行三国最新章节!

    当夜,征战一生的老将魏延寿终正寝,临终无表,只在弥留之际仿佛回到了壮年时镇守汉中的岁月,激昂大喊:“北伐!北伐!北伐!”

    魏延少年投军,从刘备身边的亲兵做起,一步步积功至牙门将、汉中太守,直至成为如今的车骑将军。

    相比于原时空中身死族灭的下场,魏延在这个时空中的命运要好得多,虽未实现亲自领兵一统天下的夙愿,但也算对得起自己一代名将的名号。

    魏延去世后,王伉领雍凉军团返回长安,姜维也带着本部冀州兵马退到黄河以北。

    洛阳解围。

    灵柩到长安时,赵骥表请天子亲自出城设奠祭祀,自己则和马良、蒋琬为其扶棺,以彰显魏延对蜀汉的忠诚与功绩。

    在赵骥的建议下,天子追授魏延为大将军,封南郑侯,配享先帝陵。

    赵骥以骠骑将军身份下令柳隐接管雍凉军团,柳隐的寿命足够长,可以坚持到赵骥最终一统天下也不用再换人了。

    办完魏延的丧事,就该论功行赏了。

    中低层军官的升迁自不必说,赵骥以统筹之功晋升为大将军,封郿县侯,就连才几岁的儿子赵恒也得了个越骑校尉的虚职。

    诸葛诞晋升骠骑将军,持节督徐、扬二州军事,总领对吴战事。

    姜维晋升车骑将军,督冀、并二州军事;柳隐晋升卫将军,督雍、凉二州军事;孟琰晋升镇东将军,督兖、青二州军事。

    除了这些方面重将以外,还有几项不太引人注目的任命,夏侯霸因为与皇后家的特殊关系,加上全军来降有功,晋升为镇北将军,作为姜维的副手一起驻守冀州。

    关兴则出任中都护、李球出任中领军、糜照出任中部督共同担负起了长安和皇宫的防务。

    与长安大肆封赏的喜庆氛围不同,东都洛阳的上空则是一片愁云惨淡。

    如今的曹魏已经只剩下了一个司州外加陈留、南阳二郡,怎么看都不像是还能翻盘逆转天下的样子。

    统一天下是不用想了,但怎么的也得保住河内司马家的门楣。

    就在司马懿彷徨无计时,家仆忽然来报,说司马昭被放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子上,你是如何能脱身的?”司马懿心头欢喜,但还是先问起了儿子此番能回洛阳的缘由。

    “是赵骥放我回来的”,司马昭低着头喃喃说道,“他说他想跟父亲合作办一件事,只要办好了,就保我司马家一份富贵”。

    司马昭附耳低语几句,司马懿听了惊愕地抬起头来:“当真?”

    “当真!”司马昭重重地点点头,“赵骥当着我的面亲口答允的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长安,新任大将军的赵骥上表天子,请立北地王刘谌为太子,丞相马良附议。

    尚书令蒋琬批下不许的意见,理由是天子春秋鼎盛,诸皇子又都年幼,册立太子关系国本,不用急于一时。

    刘禅看过尚书台转来的意见后没有用印,他叹了口气,对旁边的黄皓说:“这帮大臣都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,一伙人想要立璿儿为太子,一伙人想要立谌儿为太子,争来争去的还不就是为了那点权力”。

    “要论尊贵,朕该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了吧,可朕并不觉得这皇帝当得有多快乐,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好争的”。

    “其实不管璿儿还是谌儿来当太子都行,反正他俩谁都是我的儿子”。

    刘禅取过笔来划掉蒋琬预批的意见,另批了个大大的准字,然后递给黄皓说:“用印吧”。

    刘谌被册立为太子的事深深刺激到了蒋琬,如今竟连天子也不站在自己一边了。

    当晚,蒋琬在自己后院一边独酌一边仰望星空,两行清泪不经意间默默流下:丞相呀,我实在是支持不住了。

    半醉间,蒋琬从衣袖里取出一个锦囊,熟识半晌后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
    丞相,若赵骥是个别无二心的忠臣的话,我就全力配合他匡扶大汉,若他是个有意篡汉的贼子的话,我就依你遗计为大汉除此逆贼。

    蒋琬提笔写了三封信分别寄出,然后静静只待时机到来。

    这天,赵骥收到了凉州刺史费祎的一封来信,他在信中对赵骥歌功颂德了一番,话间明里暗里地表示了想要改换门庭的意思。

    随着赵骥逐步掌握朝堂大权,原荆襄系的大臣们转投赵骥示好卖乖的不在少数,极个别非要跟赵骥对着干的也都或贬或免。

    费祎要不是在凉州政绩出色的话,早就被人找个差错给拉下马了,饶是如此,他也呆在凉州很多年没有挪一步窝了。

    “你们觉得如何?该不该给费文伟换个位置?”

    “属下觉得这是好事,一来把凉州放到放心的人手中更稳妥,二来也可以用费文伟立个样子给那些不服气的人看看”,魏舒赞成给费祎一个机会。

    卫瓘眼珠一转道:“可以给费文伟一个位尊而权小的官职先看看,要是他当真忠心于大将军的话,再酌情重用不迟”。

    数日后,吕凯接替了费祎凉州刺史的位置,费祎则回到长安出任御史大夫。

    一回到长安,费祎第一件事就是到赵骥府上拜会,还献上了一匹大宛良驹,据他自己说是花费重金从西域商人那里收购来的。

    侍中董允听说这件事后立即上表弹劾赵骥和费祎私相授受、狼狈为奸,结果也毫不意外地被湮没在了如山的奏疏中不知所终。

    不服气的董允当朝和费祎大吵了一架,两人争得面红耳赤,最终董允还是吵不过素以能言善辩着称的费祎,反倒落了个御前咆哮的罪名,被贬到了牂牁郡去当太守。

    因为这件事,费祎算是彻底和原来的阵营划清了界限,真真正正地投入到了赵骥的怀抱。

    为了进一步表功示忠,费祎厚着脸皮给天子上了一道表,请封大将军赵骥为晋王,授九赐。

    赵骥有些意外,这个费祎也太激进了一点吧,跟他在原时空中的样子有点不太一样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