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9章 崔氏底蕴

流局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恋上你看书网 www.630book.io,最快更新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最新章节!

    如今吐蕃仙域共辖三十余位土司,其地位堪比我人族州牧,然而他们只在名义上归属圣城仙宫管辖,实则各自犹如独立的小仙境,平日纳贡赋税,战时供兵遣将。然而此次革新之举触及了土司们的根基,因而数位土司大人已有反意。吐蕃仙域为掩盖此事,声称是南疆新辟领地爆发冲突,实际上动荡已波及至其核心地域。

    崔氏一门,在吐蕃仙域布局经年,无论高层低阶皆有其眼线,欲隐瞒之事,几乎难逃其耳目。

    何乐为之神色闪烁,闻之此事不禁兴致盎然。“千里仙堤毁于微蚁,此事虽小,若能巧妙运用,不仅可令长孙娉婷安然返回,甚至可能迫使吐蕃仙域割地赔罪。”

    “那几位图谋反叛的土司实力如何?”

    对于那些大局层面的事宜,何乐为并不过多忧虑,他深知只要有动乱在吐蕃仙域内部滋生,哪里薄弱便扶持哪里,令其在仙土之上烽烟四起,如此方能逐步削弱吐蕃仙域的整体修为。

    “共计四位土司发动叛乱,麾下仙兵约万余,他们占据着仙域最为富饶之地,粮食产出竟占吐蕃仙域总产之一成。其余土司此刻正处于旁观态势,倘若松赞干布仙君收回成命,恐其他土司将不会参与此番叛乱;反之,若坚决推行新政,则各地土司或将纷纷揭竿起义。”

    崔福汇集各方情报,禀告于何乐为,并从中看出何乐为深藏不露的机智,此人必定不会轻易放过让吐蕃仙域安然度过危机的机会。

    “即便吐蕃仙域声言拥有十几万仙兵,然南部边陲需驻守两万,与吐谷浑仙界的交接地带亦需布置万余兵力,加之圣城周边守护力量,其实可供调遣用于镇压叛乱的精锐仙兵寥寥无几,且其中不乏其他土司势力掺杂,松赞干布仙君能否信任,尚属未知。”

    尉迟敬德洞察何乐为心头所思,身为大唐年轻一代杰出的仙将,自然明了何乐为筹谋之事。“若聚齐全力进行平叛,也可调动四五万仙兵,以区区万余叛军而言,恐怕难以持久抵抗。不过,引发此次吐蕃仙域内乱的根本缘由是什么?”

    何乐为忽有所悟,他意识到自己之前一直从军事角度审视问题,然而此事毕竟关乎土司的根本利益……

    \"这一切还不是出自那位紫微宫丞相大人的谋略吗?在离别中原来的天都长安之际,他向吐蕃王禄东赞献策,建议逐步削弱各地域部落首领——土司的力量,派遣修为高深的朝廷使者入驻土司领地,并意图染指税收权务……\"

    崔福所述,令何乐为心中已然明了,此乃我华夏帝王所言的削藩之举。

    原来吐蕃仙庭亦遭遇相似困境,中枢政坛财力告急,而下方各土司领主却依然过着奢华无度的生活,如此局面,任谁也无法泰然处之。于是禄东赞便决意削弱诸土司的实力,起初手段温和,未曾触及土司们的核心权益,然而随着行动愈发激进,便引起了一些土司的不满与反抗。

    “为何其余的土司并未起兵反叛呢?”

    长孙冲面露不解之色,毕竟这些土司的利益是一致的,若是数十家土司同时举兵,恐怕吐蕃仙庭的存在都将岌岌可危,对我大唐而言,他们分裂成数十股势力才更为有利。

    “听说那位丞相大人推出了一项试行新政,具体详情我也不甚明了,总之就是在少数几家土司领土上先行实施,至于剩余的土司,禄东赞与松赞干布承诺,将维持其现有修行秩序不变……”

    众人听罢,皆是一副豁然开朗的模样,显然禄东赞与松赞干布采取的是分化瓦解之策。

    那些土司领主的头脑中究竟装的是何物?竟妄想能避开削藩的命运,这无疑是痴心妄想。

    “难怪这位老狐狸近日来焦躁不安,看来是那赞普掌控不住局势了。”

    想起近来的种种,长孙冲不禁对禄东赞生出更深一层敬佩之意,即便国内动荡不安,他却因一位女子未归而迟迟不动,若我是吐蕃仙庭之主,早就将他的修炼道基废黜无疑!

    “贵府与哪些土司之间关系较为亲近?”

    何乐为无意纠缠于禄东赞之事,即使此举会为其带来困扰,也只是片刻之间罢了。真正要做的,是从根本入手,令这场动荡持续更久一些。届时即便吐蕃欲与大唐抗衡,也要看看你们手中还剩下多少实实在在的力量。这世道讲求的是实打实的实力,空口白牙毫无意义。

    “殿下欲与他们建立联系?”

    崔福乃是机敏之人,瞬间便洞察了何乐为的心思,但他并未立即回应,毕竟离开吐蕃已有段时日,彼处关系如何演变,他还需时间重新梳理一番。

    何乐为轻描淡写地道出一番话,顿时引得屋内众人欣然一笑,即便他们心中早有此念,却从未有人直言不讳。原来,你们那一边打得越是激烈,我们这一方便越发安稳,否则还需日日夜夜防备着你们,等到你们自顾不暇之时,便再无余力对我们构成威胁,届时我们或许还能趁机捞个大便宜。

    \"殿下高见,末将也正是如此考虑,只是末将久离吐蕃疆域,与彼地书信往来实属不便,不如末将先行一步,前去探寻实情如何?\"

    尽管崔福与何乐为初次相见,但从先前那张银票中,他已经看出,何乐为对于麾下之人从不薄待,只要你能为他所用,他必定慷慨赏赐。因此,崔福才敢冒此风险,打算重返吐蕃之地。

    \"那你速速准备,尽快返回查探,一有消息务必立即告知于我。另外,你需要与我部属建立起一个秘密联络途径,无论花费多少金银,这个通道首要条件便是可靠,所需费用尽可向我申请。”

    何乐为正是期望这一点,但他并不知对方心意如何,倘若强行要求其返回吐蕃,恐会让事情变得棘手。

    “殿下,我等此行乃是护送公主联姻,并非涉足战事啊。”

    尉迟敬德感到心脏怦然跳动,正如程处亮先前所说,只要与何乐为同行,每日皆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,一个突发事件就足以改写命运。以往他对此尚有疑虑,如今却是深信不疑。

    “我并未言明要去征战,但他们国内现今正处于战乱之中,我们必须掌握准确情报。知晓详情后,我们就需采取行动。吐蕃国一直是我大唐之隐患,若非有他们存在,吐谷浑岂能容身?早已被我大唐并吞。”

    何乐为看似无辜,然而所有人都能察觉,此人实乃一位战争谋略家,凡其所至之处,难有宁日。于是,除了崔福外,何乐也为长孙无忌的密探们下达了指令,即便他们难以获取高层秘辛,但对于市井间流传的消息总该有所掌握。他着手整合手中所有情报网络,催促他们在吐蕃境内加快行动,务必搞清楚叛乱的规模以及其他土司的立场态度。

    尉迟敬德和长孙冲亦未闲坐,尉迟敬德率先离开了队伍,疾驰赶往凉州。与此同时,何乐为也向长安朝廷送去一道奏疏,有些事务终究绕不过何世民这位大唐天子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