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章 二人争吵

鱼不舟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恋上你看书网 www.630book.io,最快更新长生武道:开局一把剪彩刀最新章节!

    李令月脸色稍冷,清声道:

    “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。”

    苏鹤望向她好看的眸子,道:

    “女郎想要什么解释?”

    李令月的声音中添了几分怨气:“你既是婉儿的旧识,就该知道害死她的人是谁,为何还与李隆基的人交往?”

    苏鹤垂下头,低声道:

    “女郎修为高深,既然已然知晓适才房中的一切,想必也清楚,苏某从未答应过陈卫率的邀请。”

    太平公主美眸盯着苏鹤,“你心里,确实没有投靠李隆基的想法?”

    “绝对没有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屋内陷入平静。

    良久,苏鹤耳边传来太平公主稍稍和缓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你明日来公主府一趟吧。”

    “不行。”

    李令月的声音又高亢起来:“为什么!”

    苏鹤平视着佳人的目光,道:

    “苏鹤不能容忍,与一群蠹虫结为一党,哪怕是为了婉儿女郎。”

    听到此言,李令月秀眉一竖,滔天的杀机从身上散发出来,皓婉一转,玉手一点,足以平夷整个小阁的道法施展而出,直朝苏鹤而去。

    千钧一发之际,苏鹤退后一步,水影盾和杨柳枝蓄而不发,高声质问道:

    “难道公主殿下为了婉儿女郎,真的可以置万千黎民于不顾吗?”

    李令月手中道法一顿。

    见此,苏鹤连忙继续开口道:

    “女郎为报婉儿之仇,对付太子殿下,广结党羽,遍揽官吏,丝毫不鉴别彼辈都是些什么货色!这些人尽是些对百姓敲骨吸髓的贪官污吏,为了获利,什么事都干得出来!”

    “女郎自己亦疯狂搜刮钱财,我朝公主皆食邑三百户,唯独女郎实封一万户,为亲王十倍,占天下户口几百分之一,府库如山,还不知足,田园遍布京郊,收购珍宝器玩之人,踪迹远至巴蜀、岭南。若婉儿女郎仍在世,见公主殿下如此,岂能宽慰!”

    这一席话,说得李令月当场怔住。

    因怒气而竖起的秀眉先是垂下,接着又深深蹙起……

    过了许久,李令月收回道法,面色恢复为平静,瞥了一眼苏鹤,讥讽道:

    “一个刚满十八岁的毛头小子,你懂什么?”

    苏鹤闻言一呆。

    李令月美眸望向宫中安仁殿的方向,苏鹤所说的这些,她又何尝不知?

    可知道又如何呢?

    笼络大臣党羽,收买李隆基府中之人,聚拢各地地方官吏,这几件事,哪一件耗费的金银不是数以万计?

    仅近日王卢两家之事,若非她派人出面出资摆平,苏鹤此刻还能站在她面前大义凛然地说这番话?

    实封一万户,听起来的确不少,可在谋算太子这等巨大消耗面前,又算得了什么呢?

    如果不全力敛财,只怕这场姑侄斗法,早就落幕了吧……

    可李令月没想到的是,当她将这些为难悉数托出时,却换来了苏鹤更加义正言辞地反驳。

    “上行而下效!女郎身为前无古人的镇国公主,身居上位,就应当以身作则。”

    “纵然女郎的所作所为事出有因,可附庸于你的人又如何得知?现今投靠女郎的官吏们个个有样学样,玩弄权术,欺压百姓,又反过来借用公主殿下之名来保护自身,如此下去,女郎怎能持久?”

    这句话似乎打动了李令月,她秀丽的脖颈垂下,少顷,太平公主抬头看向苏鹤道:

    “如果为婉儿报仇,最终的结局是粉身碎骨,那就让我受着吧。”

    言罢,李令月玉手一掐道诀,太上缥缈歌诀施展开来。

    临去前,富有磁性的嗓音最后留下四个字。

    “小心神泰。”

    语音落下,佳人窈窕的身姿消失不见。

    苏鹤走到她方才站立的地方,心情沉重而复杂。

    沉重的是,他几乎可以确定,两年前雅安小阁内,为他传道受业解惑的婉儿女郎,就是上官婉儿。

    否则无法解释太平公主的举动和言行。

    虽然苏鹤所知的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所说的婉儿死亡之日,均在他们二人于雅安小阁相遇之前,但太平公主的信息来源渠道,自然远远多于他。

    看来婉儿真的已经死了……

    一想到这里,苏鹤的心就如同被拧了般难受。

    复杂的是,杀害婉儿的那个人,李隆基,呵……

    眼睛看向京城的太子府,苏鹤隔空望向这位给大唐带来开元盛世的贤君,也是给大唐带来安史之乱的昏君,喃喃道:

    “我该恨你么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深夜,吏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三品宋璟独自一人出现于宫城,扣响了宫门。

    内侍通报给皇帝,李旦从睡梦中醒来,于太极殿偏殿召见了他。

    “宋卿深夜拜宫,有何要紧之事?”

    李旦神色也有些紧张,毕竟京城这些年来屡遭变故,他还以为又发生了什么叛乱。

    宋璟恭敬地跪拜于地,道:

    “请陛下屏退左右。”

    李旦有些疑惑,但还是挥手让内饰们退下。

    “宋卿请言。”

    宋璟抬起头来,语出惊人道:

    “臣叩请陛下,送太平公主殿下于东都洛阳安置!”

    皇帝李旦闻言大惊,“爱卿为何忽有此议?”

    宋璟眼神坚定道:

    “国无储君,如失栋梁,太子,国之根基也。”

    “今宋王为陛下嫡长子,豳王乃高宗长孙,太平公主在两人与太子之间互相构陷,制造事端,致使东宫不安。请陛下将宋王和豳王外放为刺史。”

    “另,请陛下罢岐王李隆范、薛王李隆业左、右羽林大将军之职,将其任命为太子左、右卫率,以事奉太子。”

    李旦道:

    “中宗皇帝去后,朕更无兄弟,唯太平一妹,岂可远置东郡!”

    “至于诸王之事,惟卿所处。”

    于是皇帝当即命人拟写诏令:诸王、驸马自今日起,毋得典长安禁军,现任者皆改他官。

    见皇帝态度坚决,宋璟暗叹一口气,心知事不可为,再劝也无济于事,只得谢旨告退。

    出宫后,宋璟没有回家,而是径直去了自己的好友,中书令姚崇家中。

    见到姚崇后,宋璟将刚才自己深夜拜宫之事说出,姚崇大惊失色。

    “君行事何其不稳,大事坏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