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〇三章 黄粱梦令(下)

惹得的写字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恋上你看书网 www.630book.io,最快更新公孙诡最新章节!

    因为死人是最好的秘密守护者。是的,这个人在完事后的第一时间,就要自杀,以此来保护秘密的绝对执行。这群人本都是死士,做到这点也不算稀奇。所有的人参与了迁坟事件,所有人又都不知道,朱允炆坟最终又迁入了巫寨的哪里,封在哪里。

    公孙子梦即使潜入当事人的梦里,得到的只会是一大堆凌乱的线索。除非他有本事把巫寨的人造山彻底掏空。

    如此说来……我觉得朱小花发现的棺木,就未必是真的了,很可能就是当年的总指挥布下的迷阵之一,否则为什么没有朱允炆的遗骸?但事情又远比这个结论复杂多了。因为上古龙炙早就被带了出去。

    毋庸置疑,龙炙必定和朱允炆合葬,既然龙炙都被带走了,不就意味着朱允炆穴位已经暴露了吗?其中真真假假,实在是复杂之极、诡异莫测。

    朱小花接着转述共族长的说话内容。

    为了破获那个庞大而复杂的迁坟计划,公孙子梦也是费尽心机,几乎日日夜夜都有人在梦里被拷问,弄得巫寨上下人心惶惶,睡觉被视作了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。

    那公孙子梦当真是精力旺盛。晚上潜入别人梦里追问就罢了,还一边动手开挖各种可能的墓道。要追寻这些迷雾般的线索真实性,唯一的方法只有去开挖验证。

    巫寨人自然安排了严密的守卫,防范公孙子梦的任何求证渠道。可是公孙子梦就跟他们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,又不断的对守卫施用了黄粱梦令,让他们出现幻觉,无法干涉公孙子梦的行动。其中,公孙世家的人又虎视眈眈在后,准备乘机摘桃子。

    这内外交困,令巫寨人是痛苦万分。第二位头领就是这样被活活折磨死了。

    之后,转机又突然出现了。巫寨出现了一名女头领,也就是现在说的女共族长。

    这巫寨人的血脉能绵延至今,仅靠一群男人是万万不可能的。朱允炆的手下,除了忠心耿耿的男性死士外,还有一帮子女性高手以及宫女。

    在朱允炆死后,那些手下人们推举出了一名头领,也就是后来自杀的那名总指挥。总指挥后,就是那位被活活折磨死的倒霉蛋。那么第三名共族长,则是一名自小在巫寨长大的女人,也就是第二代巫寨人中的翘楚人物了。

    她的名字叫姚芷皓。更特别的是,她与公孙子梦,居然在梦中相爱了。这就是所谓的梦中情人吧。朱小花的先祖有位梦中情人,即便是巫寨的女头领,这也不算什么,谁没过梦中情人呢。

    更奇的是,公孙子梦和姚芷皓,甚至在梦中诞下一个儿子。

    听到这里,我撇了一眼朱小花,心想她不会是那个“梦中子”的后人吧。那我现在岂不是生活在梦里?

    说到这里,可能连朱小花也觉得实在太超越想象了,便稍稍打住,给我解释了什么是黄粱梦令。

    相传在春秋战国,既是公孙世家的一段昌盛期,也是一个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时期。明争暗斗的各诸侯国,上演着合纵连横的好戏,更有的无数能人异士辈出,在这些争斗中担当着主角或影子主角。

    其中有一名据说是修道的奇士,就创造出了黄粱梦令这个异术。有说这名奇士就是那个梦蝶的庄周。庄周是道家中人,这个道家本就能人辈出,所以究竟是不是庄周本人也不重要。

    重要的是,这个黄粱梦令极为诡异。修炼这个黄粱梦令,分为三重境界。第一重,按照现在的说法,其实就是催眠。黄粱梦令从某种意义上说,就是一种催眠术。

    一般可由此来套问被俘人员的情报。但若功力高深者,催眠术往往也难以达到目的。往往若碰到同样的催眠术高手,还会闹出逼问人还反被对方催眠的笑话来。

    但若修炼到难度非常大的第二重境界,则会碰到前面提过的情况,逼问人会进入到对方梦里。这个境界的高手,会凭空创造出一个梦境。被逼问对象一旦进入布置好的梦境,等于活生生跳入一个圈套,意识里的警惕性被大大放松,有什么秘密被套出来,都是迟早的事情。

    原本到了第二重境界就为止了。可是,黄粱梦令的神奇后来还在挣扎中延续。

    春秋整个乱世里,一些修炼出此道的人,往往成为诸侯国主的刺探高手,专事对敌国的军情刺探。由于这种方式极为恐怖,也遭到各国卫道人士、王公贵族们的一致公愤,因为谁都不想莫名其妙地在梦里被套出太多秘密,而谁心里会没什么秘密呢?

    所以他们纷纷组织杀手,重金发出必杀令,但见有会黄粱梦令的立即“击杀之”。

    这有点类似于现在全人类对生化武器的全面禁止一样。后来,对黄粱梦令术士的屠杀又延续到了整个道家范围,修道者,无论是否会黄粱梦令都是诛杀对象。因为这个东西实在太恐怖了,而谁也不敢承认自己会。

    所以也不论道家的代表人物们怎么声明——那些会黄粱梦令的不过是极少数败类云云,本着“宁可错杀一千,不可放走一人”的宗旨,列国诛杀令险些搞得道家人士绝种。残留下来的少数人士干脆躲到边远处清修算了,从此与世无争。

    休养生息之类的黄老学说,估计也与此有关。

    前面说到了黄粱梦令不是有三重境界吗,怎么到了第二重就被赶尽杀绝了呢?

    这就到了后来的战国时期。一些避难的修道之人中,也残留了少量会黄粱梦令的。他们研习这个东西就像上了瘾,躲在深山老林,远离尘世,反而令他们悟出了第三重境界。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。

    这第三重境界,说来更加匪夷所思。它会让人根本分不出现实与梦境。这也呼应了道家老祖之一的庄周梦蝶的感叹——究竟是我梦见了蝶,还是蝶梦见了我。

    中招之人,会觉得原来此前的真实经历不过是一场梦,而梦境才是自己最真实的生活。有的人往往采取自杀的方式,期望早点结束无边无际的现实生活,彻底进入让他迷恋的梦境。自然,这恐怕才是他们人生的结束。

    人的观念被影响后,才是最可怕的后果。因为做过梦的人,都有一个印象,梦里的自己,人生观、价值观还是依据着真实生活中的样子,并不会有太大变动。比如一个正常人梦见自己杀了人,或盗取了贵重东西,即使在梦里,心里也会觉得内疚。

    可是如果在你分不清梦境与现实后呢?在梦里的环境,你就觉得杀人是件正常不过的事情,那么到了现实里,你的人生观也会受到彻底转变,认为不杀人才不正常。这一点,尤其会让人的忠诚度受到摧毁。

    比如你在现实里终于甲,但是梦境告诉你,甲与你有不共戴天的仇恨。梦境改变了你的人生观后,到了现实,你恐怕就会伺机杀死原本该忠于的这个甲。

    这第三重境界,尤其可怕,所以也鲜少出现于江湖。因为往往一个可怕的武器,一旦现身并制造出末日般的灾难后,也就是它本身的末日。后来,第三重黄粱梦令传说被公孙世家收纳,但也绝不敢轻易示人。

    话说回来,姚芷皓所中的黄粱梦令,就是这第三重。